“面对面”活动是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工作。 团十七大以来,共青团围绕 “推进法制化进程、 完善组织化机制、 构建社会化体系冶 工作格局,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把青少年权益工作内涵从受保护权、 生存权扩充到发展权、 参与权, 从以未成年人为重点扩大到全体青少年,着力深化 “ 面对面”活动等品牌工作, 在表达利益、 反映诉求、 协调矛盾、 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今年 “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是 “ 促进青年创业”。 去年 6月, 团中央书记处确定统一主题后, 省、市、 县三级团组织广泛深入创业青年倾听意愿心声、了解困难问题, 会同相关部门、 专家学者认真开展调研,并在陆续召开的地方 “ 两会冶 上就促进青年创业作出了集中呼吁。 在座的不少代表、 委员, 也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专题调研, 形成了丰富的调研成果。 刚才, 大家分别从推动政策落实、 扩大创业融资、 提升创业服务、 强化创业辅导等方面作了发言, 听了很受启发。 借此机会, 我讲几点意见。
一、 深化调研成果、 聚焦突出问题, 为促进青年创业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
当前, 在 “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热潮中, 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动力不断激发, 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创业实践, 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奋斗打拼。 无论是从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还是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要求来看, 促进青年创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青年创业群体很多, 有大学毕业生, 有返乡创业的农村青年,还有海外归国留学人员、 青年科研人员等。他们走上创业道路,既有为了实现就业的 “生存型”创业, 也有为了个人价值实现的“发展型”创业。 一般来说, 青年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 创业之路复杂曲折, 并不一帆风顺。 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创业技能不高, 有热情但缺实战经验, 有想法但缺经营资金, 自我预期高而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不足, 现有的创业培训也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 “双创”扶持政策,但是横向上政策协同不够, 显得多头并举、 政出多门, 很多政策青年不知道、 用不上; 纵向上不少政策到了基层难以落地, 有的偏于宏观指导,有的程序繁琐、 门槛高, 实际受益面小。 三是创业公共服务不太给力。 各地 “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 园区建了不少, 但青年创业急需的项目对接、 市场信息、 贷款资金等综合服务没能及时跟上。 由于缺乏信息和指导, 青年创业项目选择普遍存在 “跟风冶 现象; 由于缺乏融资渠道, 能拿到银行贷款的不到 10% 。 四是创业的社会保障没有跟上。 很多 “草根冶 青年都是靠家庭积蓄和亲戚朋友借贷来进行创业, 一旦失败不仅意味着失业, 有的还面临生活无着的困境。 社会上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也不够, 创业青年面临很大的舆论和心理压力。
针对青年创业中面临的困难, 我们将在全国 “ 两会”上进行集中反映, 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也请各位代表、 委员以这些建议为参考, 围绕自己关注的具体问题, 通过建议、 议案、 提案等方式来帮助青年发出呼吁。
1. 积极推动青年创业立法。 目前的相关法律、 法规大多关注就业, 创业方面涉及不多。 建议先期以行政法规形式制定 《青年创业促进条例》, 对促进青年创业的鼓励、 扶持、 保障性政策予以统筹整合, 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创业责任, 制定市场调节创业规则, 界定社会参与创业秩序, 为人大在今后条件成熟时立法奠定基础。
2. 全面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建议把青年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指导高校、 职业院校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突出实操训练,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求, 合理规划职业路径。 加大对青年创业培训的财政补贴力度, 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入青年创业培训体系, 提升培训的专业效果。
3. 着力优化创业公共服务。 完善各地 “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 推动人才、 技术、 资金、 市场等“双创”要素充分整合,让创业青年能轻松自如地 “拎包入住” 。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定向减免税等方式,培育和扶持公益性或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 遵循市场规则完善创业公共服务链条, 把更多的创业青年 “ 扶上马、 送一程”。 办好各类创业大赛、 论坛等, 为创业青年搭建资源整合、 项目对接的平台。
4. 统筹加强政策转化落实。 青年创业涉及发改、 教育、 人社、 金融、 财政、 税务、 工商、 科技等多个部门, 创业扶持政策要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建议各地各部门在细化政策措施时, 充分考虑创业青年资源积累不足、 实际经验缺乏等特点, 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让更多的创业青年早知道、 用得上。 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等行政改革, 加大督查力度, 切实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冶 问题。
5. 切实缓解创业资金难题。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青年创业领域。 依托各地股权交易中心建设规范、透明的天使投资平台。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特点和 “短、小、 频、 急”的资金融通需求, 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实施灵活多样的信用担保方式。 设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担保、 风险补偿, 不致一次失败即再无 “翻盘”机会。
二、 集全团之力服务青年现实所需, 当好助力青年创业的桥梁
促进青年创业, 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 各级团组织大力实施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冶 ,着力构建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服务体系。 一是搭建平台, 面向城镇青年、 农村青年、 大学生群体举办“ 创青春冶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累计吸引 25 万个创业项目、 约 140 万创业青年参与; 建设 189 家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打造帮助青年享受政策、 对接资源的 “窗口冶平台。 二是做实服务, 在青年中加强对创业扶持政策的梳理解读; 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发青年创业课程, 发放法律咨询、 财务代理、 人力资源管理等创业服务包; 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 领头雁”培养计划, 选派金融系统干部到县乡团委挂职锻炼; 联合国家开发银行、 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 创新青年创业贷款担保方式。 三是营造氛围, 通过 “青年之声”、 共青团微博微信矩阵等线上平台和青春创业大讲堂、 青年创业故事汇等线下活动, 加强对青年创业典型的宣传, 营造鼓励创新、 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
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 全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切实当好助力青年创业的桥梁, 让青年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1. 当好青年与党政之间的桥梁。 一方面, 收集创业青年的诉求声音, 帮助职能部门制定、 完善更具实效的扶持政策, 推动政策在基层落地到位, 让创业青年普遍得到实惠。 另一方面,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汇编整理各部门各地区的扶持政策, 翻译成青年熟悉的语言, 运用微信、 微博、 APP 等新媒体平台传递给青年, 使创业青年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优惠。
2. 当好青年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整合投资机构、 中介组织等社会资源, 提升青年创业园区、 众创空间、 创客咖啡等孵化机构的服务功能, 为创业青年提供法律、 财务、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加强与电商企业的合作, 深入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 帮助返乡创业青年优化信息渠道、 物流渠道、 融资渠道。 大力选树、 宣传青年创业典型, 培育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青年 “创客冶 文化。
3. 当好青年与导师之间的桥梁。 建设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在高校、 社区广泛举办创业培训课、 训练营等, 开展普及性培训和 “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创业培训。 建好用好城市青年创业者协会、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 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创业青年组织, 依托青年社会组织 “ 抱团取暖”, 争取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创业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借助人大、 政协等制度化渠道为青年成长发展 “代言”献策
当前, 全团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顺应时代变革和青年成长的需要, 着力深化共青团的改革创新。 为此, 我们确立了 “ 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从严治团” 的四维工作格局,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切实发挥青年普遍性权益的 “代言”作用。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 政协协商、 人民团体协商和基层协商等各类协商活动中, 共青团等人民团体都是重要的协商主体。 通过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之中, 各级团组织可以及时传递青年利益诉求, 积极建言献策, 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成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想得起、 找得到、 靠得住的力量。
人大、 政协是共青团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代言”青年发展权益的重要渠道。 团十七大以来, 各级团组织与同级人大、 政协定期开展 “面对面”活动, 提出帮助青年成长的建议、 议案、 提案,取得了一定成效,赢得了青年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同。 下一步, 全团要进一步深化 “面对面”活动内涵, 促进共青团向人大、 政协、党政部门、 司法机关、 社会有关方面反映青年诉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使之成为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制度化反映和表达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主渠道。
1. 在直接联系青年中倾听青年诉求。 当前, 直接联系青年已经成为全团的鲜明导向和自觉行动。 各级团组织一是要日常化地广泛倾听普通青年利益诉求, 利用常态化下沉基层、 到社区向服务对象报到、 “走转改冶 大宣传大调研、 “机关开放日” 、 “倾听日”等工作机制, 更多地走进青年进行面对面交流, 并把倾听诉求与舆情收集、 释疑解惑和思想引导有机结合起来, 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解决青年身边的具体困难结合起来。 二是要建好用好 “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 第一时间倾听、 反映和回应青年诉求, 把团的各类工作和活动逐步纳入 “ 青年之声”工作链条, 推动 “ 青年之声”线上平台与 “ 青年之家”线下服务阵地深度对接。 三是要围绕年度 “ 面对面”活动主题, 组织开展好调研工作, 注重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和舆情监测, 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拓宽代表和反映青年诉求的渠道载体。 一是积极参与各类协商活动。 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调研论证、 草案起草、 评估论证、 征求意见等过程。 参与人民政协的专题协商、 对口协商、 界别协商、 提案办理协商等, 切实反映社情民意。 在涉及教育、 就业、 社会保障、 救济救助等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 代表青年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是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依托政府各类议事协调机构, 加强与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 定期会商、 协调联动。 协助人大、 政协机关健全代表、 委员联络制度, 探索在基层建立代表、 委员青少年事务工作站 (室) , 推广为代表、 委员选配青年事务助手的做法。 协助加强政协共青团、 青联界别建设, 做好委员培训、 交流等工作, 帮助委员增强界别意识、 提高履职能力。
3. 提升 “面对面”活动效果和影响。 一是努力解决具体问题。 组织相关代表、 委员提前介入倾听、调研等工作, 更好地凝聚形成共识, 认真做好 “两会”建议、 议案、 提案提交工作, 关注督办落实情况。 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工作联系, 力所能及地为青年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 青少年群体变化等重大课题的研究, 及时作出前瞻性分析,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争取人大、政协机关支持, 推荐优秀青年代表列席或旁听同级 “两会冶, 组织开展 “致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一封信”、 青年 E 提案征集、 “模拟 ‘两会爷”、 “青年议事堂” 等活动, 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四是针对热点权益问题和典型案件, 稳妥发声、 有效介入、积极帮助。 同时, 深化对 “面对面”活动的宣传报道, 提升社会关注度, 为推动问题解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希望各位代表、 委员能够把共识变成合力, 在全国 “两会”上为促进青年创业发出集中呼吁, 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人生梦想, 健康成长发展。